查看: 1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馆图文] 从阳谷地域与苗族地区丧葬习俗对比所引发对有关古史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6

听众

5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15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9-11-12
注册时间
2013-1-5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nihaoford   发表于 2013-1-18 10:49: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蚩尤文化研究》2006.1(创刊号)中,拙文《阳谷与中华始祖——蚩尤》,援引专家的某些观点,并加之个人考证资料,论述了阳谷与中华始祖之一的蚩尤的关系。提出阳谷地域曾是蚩尤九黎族的居住生活中心区域之一,并且是蚩尤首级埋葬地。近期通过刊物赠阅交及网上交流,笔者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首肯,专家学者的支持和鼓励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这一研究结果的信心。
 在上古时期民族融合阶段,炎、黄、蚩之间互相经历了多次大小规模的部族争斗,历史事实很可能是,炎黄部族首先融合,之后,共同征伐蚩尤,蚩尤族战败,部族被打散,其中一部分融入炎黄部落,即华夏集团,这一部分,先是作为华夏集团的战争俘虏而被用做奴隶,即“黎民”。这一称呼,沿袭几千年,现在民间老百姓还往往自称为“黎民百姓”。而蚩尤九黎族的另一部分则因兵败而退出黄河流域,逐渐向南迁徙,在尧、舜时期,又发生类似的征伐活动,而使九黎集团的这一部分再向南迁徙至今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甚至更远,而逐渐形成后来的“三苗”。“三苗”与原居于环太湖流域的土著先民在迁徙过程中逐渐融合,则渐渐形成今天的苗族和邻近的其他兄弟少数民族。
 历史研究的方法,大的路径不外乎三条,即:正史记载,考古佐证(即考古的田野调查资料及出土物证),以及民俗及口头传说。进一步印证阳谷地域曾是蚩尤族生活的中心区域,能否以民俗研究作为一条线索,更多的总结出阳谷地域在民俗的传承与沿袭的文化成份中,有与苗族及其相邻近的兄弟少数民族的习俗相近或相通的成份。笔者这一想法,得到了两位知名专家的指点。
 今年五月下旬,我随领导去贵州苗学会考察访问,有幸拜见了苗学会执行会长,知名教授杨培德先生。杨先生告诉我们:蚩尤作为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起自于中原地域,在民族早期的荡激融合中,蚩尤族兵败,其子民一部分融入华夏集团,另一部分则南迁而逐渐成为今天的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一点,应无异义,但苗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所以,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要特别注意搜集、研究口传的文化,民俗的东西。七月初,我又有幸赴北京,拜见了北大知名教授、著名民俗学家段宝林先生。段宝林先生也谆谆告诫我们,研究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史,不能忽视对于民俗的总结和研究。因为我们的祖先那个时候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上古的东西只能靠口传,口传的东西,民俗的东西,往往就是历史最真实的反映。
 有专家在总结蚩尤及九黎族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贡献时,概括为“三大发明”,一是发明了冶炼,最早地制造出了金属工具,使中华民族进入了农耕文明的时代;二是发明了兵器,世代尊其为“兵主”、“战神”;三是发明了宗教。而其中宗教与民俗是密不可分的。宗教是民俗的基础,民俗是宗教的载体,民俗承载和渗透着宗教。所以,笔者试图通过对民俗的研究,进一步找出蚩尤九黎族最早在阳谷地域生息的痕迹。本文就是以丧葬习俗为切入点,将阳谷地域的传统丧葬习俗同苗家地域的传统丧葬习俗加以对比,看能否通过对比参照,给我们下步的研究以更多的启示。
 一、阳谷一带丧葬习俗及传承。
 阳谷隋朝置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五帝时属兖州之域,这一带在历史上行政区域有过多次变化沿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属齐之西境,秦属东郡,汉置东阿县、寿良县(东汉避光武帝之叔父名讳改寿张),隋属济北郡,唐五代属郓州,宋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皆属山东兖州府,民国初改山东东临道。而蚩尤冢所在的十五里园一带(即史籍中所载寿张县阚乡城一带)自汉一直属寿张县,至近代1964年寿张县撤销而划至阳谷。
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有着比较厚重的丧葬文化,传承至今,当然又不可避免地掺杂某些现代丧葬习俗的文化成份。明嘉靖十六年成书的《重修阳谷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丧礼。亲殁三日殓,焚用棉帛,吊膊者至,倩客迎宾,逢七日延浮屠追荐,惟诗礼之家始不理佛事,冥器,旬灵禺马禺车,备极工巧”。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厚葬重丧之地,而且宗教意味及其浓厚。随着年代久远,这些风俗也在变革简化,在近现代的丧葬礼俗场合,崇尚佛事,延请和尚念经等风俗渐渐消失,但偶人偶马,纸器陪葬等风俗保留了下来。在十五里园一带原属的寿张县,旧志中也有关于风俗人情方面的记载,在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寿张县志》中记载:“夫寿张属弹丸之地,自春秋以来建置不一,盖古邑也,山川则峰峦秀拔,河水汤汤,文明之象,疆域则介乎齐鲁之郊。”清光绪二十六年《寿张县志》中亦载:“先王有礼致之遗,故民多敦厚,俗尚质朴。士安于痒,农耕于野,工乐于艺,贾勤于市,甘淡泊、献奔竞,尚气节,近粗率。妇女纺织于几家喻户晓。惟失业之夫易为邻匪勾引,引有萑苻之聚。”在清乾隆年间的《兖州府志》中,也有关于寿张、阳谷一带民俗的记载:“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簿长安而不自安,与幼少相让,故曰鲁道衰洙泗之间,断断如也。……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亡林泽之绕,俗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
这一带,在很久以来,一直把葬冖做为隆重肃穆的民俗传承场合,只要家庭条件尚可承受,孝家总是竭尽全力,按照程序礼数去操办葬礼。在康熙十二年《阳谷县志》中有记载,“至殡期,盛集优伶,杂以触墓门,棚采干宵,人云所费、动辄千金。末俗流失所在,多有宜明礼制,示之准而遏其流也。”雍正年间成书的《山东通志》中对阳谷寿张的风俗分别有记载:“阳谷县。土多厚泾,半为沙砂。无山林之沃,少科田。士民勤俭无所纷华,唯居张秋者稍侈靡。良民早输租赋,重犯侠士夫尤为近古,耻讪上好恬修。寿张县。邑僻而狭壤,多泻卤。士风俭朴,与阳谷同,而仕官司之族盛,亦多在张秋云。地虽偏小,实近圣居。其被洙泗杏坛,雅化更切。户口虽少,男耕女织,忮求寻慝之念不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仍在影响着当地葬礼民俗的传承,形成了阳谷、寿张、十五里园一带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一带传统葬礼的主要举行模式是,由一位老总(也叫大执事,一般为本村德高望重,知书达理的明白人担当),有若干“忙活人”协助料理,接待前来吊孝的宾客等事项,孝家族内近支亲属全部参与,有小村人少的几乎全村都要参与,这些人的分工都由老总来安排,“忙活人”大致分为,知客,擎重,焗掌,文书、送信的,乐器班和亲戚也受老总的指挥。葬礼基本程序是:
①倒头。当地老人死亡谓之倒头,也称为“老了”。人死之后,孝家和管事的便开始准备葬礼之前的各种事务。为老人擦身,换衣服,抬到灵床。老人咽气之后,就要为其穿上已经准备好的衣裳,即俗谓的“老衣”,老衣一般都做成棉衣,这样做是为了抵御下葬以后地下的寒气。一般情况下都是找外人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在现代,随着岁月变迁,自己亲属或儿女也有穿的。
②灵床。老人去世之后,穿上衣裳才能往灵床上抬。遗体要在灵床上停段时间,这一带的风俗。是在遗体上灵床以后,往寿器(棺材)里抬的时候,再进行沐俗,这时的沐俗在近现代已成为一种象征性行为。即拿少量的水擦脸。灵床要放在堂屋明间,用一张小床(称柳木床),没有小床的时候可以用门板或者秫秸临时搭成,下面用板凳架好。
③搭棚,吊孝。老人一倒头,除本家子侄去亲戚家送信,第一时间即通知管事的老总,然后,老总即安排近乡邻(忙活人)开始帮助丧家料理丧事,首先要搭棚,这时堂屋要用竹帘子隔上,门前放一方桌(大多为八仙桌)。棚子用秫秸搭成,棚下铺一竹席。吊孝即是亲友们接到通知。则尽可能地赶来吊孝。在所有的亲戚中,娘家人必须尽快赶来,娘家人在当地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亲戚。(娘家人:即指死者的娘家人或死者妻子的娘家亲属。)
④挂岁数钱,送盘缠轿。老人倒头之后,就得铰岁数纸儿,岁数纸也称纸布袋儿,形成串在一起的纸钱长条,是家中有丧事的标志之一,铰岁数纸即按照死者的岁数,一岁一张,用麻绳系好挂在大门上。送盘缠轿,按当地的说法,老人去世以后,灵魂要长途跋途到西山(东山)拜见祖先,报道修行,这个过程要花很多钱,亲人要给他烧纸送盘缠花。所用轿子用纸扎成。烧掉时要选在出村的路口,烧轿时由儿媳来唱《送盘缠歌》:“馍馍暄,肉头烂,落了阳间一顿饭,想吃素,吃不完;喝盅酒,挡挡寒。早下店,晚出行,高低下洼路不平。上东山、去修仙,千里坐轿,万里坐船。拿备着盘缠,到恶狗山,打狗饼子当先。到恶人山,多加银钱,银钱不多,儿女再还。”……另外还拿着竹杆(后来逐渐用其他木棍替代)唱《小拐棍》:“小拐棍,手里拿,上山下山好不滑,满堂儿女不胜它”……。还有《回看歌》:“上高山,  跐高台,逢年过节你再来”……。
⑤成殓、安奠。成殓即把死者遗体放入棺材的仪式,这时死者的儿女都应在屋内,入殓后,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铜钱,称“嵌口钱”。成殓结束,孝子方才到屋外跪伏陪灵,成殓的时候,要求娘家人必须在场才能进行,娘家人不在场,不能钉馆材盖。安奠,即是所有到场参加葬礼的亲属和亲戚,轮番行跪拜礼,以娘人家开头,按辈份、亲戚远近逐次排列,当地有八拜礼,十二拜礼,最多有二十四拜礼之多。在此过程后死者家中女性晚辈(出嫁的女儿,侄女、孙女等)手擎一束点燃的香 ,闭目静跪,口中祷告,香尽退身,当地称此为“拿天鹅”。
⑥启灵,路祭。启灵,即抬运棺材出门的开始仪式。抬棺材一般为八至十二人或更多,看棺材大小轻重而定。启灵前,由长子将一瓦盆(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此过程称“摔老盆”)路祭,即是出殡队伍行进途中,遇到村中较大路口的一场祭拜,主要是由死者亲家进行祭拜,或由他人代替进行祭拜。
⑦破坟、下葬。破坟,当地也叫打坑,指在死者下葬的当天,或早晨或黎明,由协助葬礼的近乡邻随死者长子到死者家墓地去挖墓穴,挖土之前,由死者长子带一公鸡,酒等祭品,举行过简单的祭奠祷告仪式,方可动土挖坑。下葬指送葬亲属随近乡邻(抬棺队伍)将棺材运至墓地,再举行一次祭奠仪式,由娘家人和孝子看过墓穴后,方才下葬。
 在整个丧葬过程的三至五天,一般都是由“喇叭班”或“吹鼓手”相伴,吹笙、喇叭等其他乐器,唱挽歌,直至送殡出葬、入土。
这里是阳谷一带丧葬习俗传承下来的一些习惯模式。近年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访问苗族专家,以及到苗寨专访也了解到不同苗族地区在丧葬文化中的一些习俗。
 二、苗族聚居区的丧葬习俗。
 苗族聚居较为集中的贵州毕节纳雍苗族,其历史传承下来的丧葬习俗,与阳谷一带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许多有权威的苗学专家,都肯定纳雍苗族的丧葬习俗,是苗族中保留古代丧葬习俗最为完整的地区,纳雍苗族丧葬过程的基本程序是:
①老人寿终须进行沐浴、修面、穿戴入殓。老年人在弥留之际,亲生儿女都要求应在身边服侍,以体现孝敬之道,死者气尽时,亲属或祭师用一只小鸡捏窒息(称落气鸡),置于堂屋后壁左上角,发丧时才能丢掉。再就是随后为死者洗浴、剃头(或死者是女性,洗头后盘好头发即可),修面(净面、剪指甲)再给死者换上衣裤、鞋袜,再向前后左右洒酒三杯,在门外点炮三声,告知乡邻;入殓时,将棺木置于堂屋中央,将死者放入棺中。
②组建管事,筹备丧事,通知亲属。入殓后,死者亲属、家族、寨老要共同商议如何筹备丧事,先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或通晓丧事习俗的,组织能力强的人组成管理丧事的临时机构,设总管一人,坐阵指挥,总管下设内管事一人,外管事若干人,内管事主要承担丧事期间开支费用和具体事务;外管事主要是负责接待客人。苗族村寨一般都形成了一定习惯,无论谁家遇到丧事,村里主要劳动力都要前来献策出力。死者的亲戚须由孝家通知周全。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姑妈家是主客,若死者是女性,则娘舅家是主客。通知主客有一定特别的礼规,以娘舅家为例,开始祭祀那天,众亲友陆续前来参加丧礼,一般亲友到丧家后,和孝家略叙家常,表示哀意。娘舅家人履行一定程序,方才哭着进灵堂,孝家要跪在堂前迎接,并扶舅家一同哭进灵堂。之后,要安排一处专门地方给舅家休息。
③打牛,指路。牛自古以来就是苗族的图腾物,苗族在发丧之前,众人要用斧头打死一头牛,孝家痛哭,放地炮三声。指路,也就是给死者灵魂指一条去同死去的祖先相聚的道路。苗族相信人死后,其灵魂要去同祖先的灵魂团聚,但死者的灵魂不知道道路,要由亲属或祭师给予指出途中经由的地方,告诉其应该注意的事项,死者的灵魂才能走到祖先处,指路时,要用一只鸡作为指路鸡,由祭师念指路词。这一点,即同于阳谷一带送盘缠轿。
④埋葬,解簸箕。祭奠结束,就是埋葬。挖墓穴前,先在墓穴的角及中间奠酒。墓穴挖好后,置入棺木,即可入葬。葬好后,第三天要“复山”,届时孝家及部分亲友抬着酒肉到坟前去供奉,再给坟墓添培土石。阳谷一带称此为“圆坟”或“服三”,模式基本相同。
 湘西地区的苗族,也有很多丧葬习俗同阳谷地域传统习俗极为类似。他们为死者穿寿衣后,再给死者系裤带,所用裤带,视死者年龄而定粗细,死者80岁,就用80根线会成一根粗带,60岁即用60根线合成一条带,这同阳谷地域挂岁数钱相类似。再者,湘西苗族,在给死者穿戴好之后,置于堂屋正中,上架两块门板,称为“柳床”,把死者放在之上。湘西苗族在将死者入殓时,在棺底铺灰,棺壁贴皮纸,钱纸作枕,在亡人口中放入碎银。亡人入棺,盖上棉被,再盖上棺盖,钉上木钉。棺下点“地府灯”一盏,入殓完毕,亲朋邻里前往祭吊三至五日。出殡之日,舅辈将白布披在身上,头包白帕,手执草刀,刀柄系白毛巾。苗巫手执一根火棒,将棺材下面的碗覆在棺上,口念咒辞,念毕用火棒将碗击碎,然后众人将棺材抬出门外。孝子及送殡者,男在前,女在后。
贵州台江县的苗族,视死者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或者尚无子女的青年人而有所不同。未成年人和无子女的青年人,安葬仪式很简单,多不择地,苗率掩埋即可。老人死后,葬仪隆重。丧葬时,棺材抬至墓地,灵柩置于坑旁,请巫师用一只鸡,先敬天神,祭祀完毕,然后下葬。安葬后,三天“复山”,五至七天孝子邀亲属再进行祭祀,这和阳谷一带的丧后三天“圆坟”和七天“过一七数”极为类似。
 在云南文山地区,苗族老人死后,不立即装棺,先用竹子或小树枝编成一个框架,盛尸于内,停于堂屋,一两天后装棺,抬往墓地安葬。屏边苗族,遇老人死亡,由叔伯率领轮流跪拜,全村都来帮忙,上山砍料做棺,杀鸡宰猪。选取吉日出丧时,由8人抬棺,出丧前后三天,杀猪宰牛招待吊客,死者死后百日,举行仪式向死者祭奠,烧纸(称为烧灵),用纸做成纸衣,纸屋等纸器烧给死者。这种做法,即同于阳谷一带为死去的老人“过百天”。
 广西地区的苗族,丧葬习俗相对比教简单。人死之后,先装身剃发,用竹蔑将两根竹竿平行交织织成竹架,铺上树叶,置尸其上,死者亲属伏地而哭,亲友闻知,则携香及纸钱来吊,并以米酒帮助丧家。丧家则杀猪宰牛设酒相待。停尸一天便出丧,出大门则把死者常用的饭盘打碎。亲友跟随出殡,抵坟场,将尸体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木棺内,埋葬于土穴内。
 川南地区的苗族,自古以来一直沿习土葬,人死,将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置于架上,放一只公鸡于簸箕内,用竹卦“指路”。亲戚往吊,丧家杀猪宰牛,设酒筵飨客,吹笙唱挽歌,人死后通知亲友,在家停放两天,进行吊祭。丧家设掌祭、掌簿、掌坛(完全相当于阳谷一带的执客、帐桌、焗掌  ),吊祭时,客人要同主人同跪在堂屋下候祭,孝家男女哭丧,主客一起烧纸祭奠。
海南地区的苗族,出殡时比较简单,但死后一周年,要为亡人“做斋”,仪式繁杂,耗资颇大,这和阳谷一带为死去的老人过周年相当。
 通过以上民俗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在阳谷一带至今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其程序、讲究、礼俗、模式,诸多方面,同苗族地区的丧葬仪式极为类似,有诸多相同、相通之处。当然,因阳谷地域同苗族地区在地理位置、物候、环境、植被等方面的不同,加之年代久远,沧桑变革,数千年中不同文化成份渗透所形成的差异,事实上,也造成了这些地区丧葬习俗的一些不同。另外,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阳谷县目前的村庄,有相当一部分系明朝时由山西洪洞迁来,但笔者于去年九月和今年八月两次去山西考察,了解到山西地方的丧葬习俗,同阳谷一带相比,相同者少,差异较大。至于其他少数民族,同苗族相比,其丧葬习俗则差异更大。俗话说,“入乡随俗”,看来情况可能是,迁民到异地,很大程度上,随了当地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我在拙文《阳谷与中华始祖之一——蚩尤》中,曾论述了阳谷一带曾是蚩尤九黎族活动的中心地区,民俗的相通是否进一步印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在中华文明形成早期的部族大融合中,身为九黎族子民的先民们,一部分因蚩尤兵败而退出该地域南迁。而另一部分则融入华夏集团成为后来的“黎民百姓”。九黎族是中华先民们最早使用宗教的部族,而他们的宗教和民俗,一部分传承到后来至今天的苗民中。同时,在其原生活中心区域的阳谷一带,也相应地保留了这样的民俗,如此看来,认定阳谷一带曾是中华三始祖之一的蚩尤及九黎部族生活的中心区域,并且蚩尤首级葬在此地,也就进一步显得顺理成章了。

欢迎在济南的阳谷老乡加入阳谷人在济南老乡会群,群号:140483772.。。。。打造阳谷人 ...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6 11:59 , Processed in 0.209430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