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产】哈密瓜
吐鲁番在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被称为“火洲”。是我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总产量占全疆的52.84%,是全中国的五分之一。由于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因而瓜果丰茂,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 现有葡萄品种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种,仅无核白葡萄就有20个品种,它的含糖量可高达22%-24%。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
哈密瓜,学名:Hami cantaloupe,属葫芦科植物,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古称甜瓜,甘瓜,甜瓜、网纹瓜,维吾尔语称“库洪”,源于突厥语“卡波”,意思即“甜瓜”。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在15%左右。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密,奇香袭人,饮誉国内外。在诸多哈密瓜品种中,以“红心脆”、“黄金龙”品质最佳。哈密瓜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哈密瓜有180多个品种及类型,又有早熟夏瓜和晚熟冬瓜之分。冬瓜耐贮存,可以放到来年春天,味道仍然新鲜。
哈密瓜,性寒味甘,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果胶、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磷、钠、钾 等。哈密瓜果肉有利小便、止渴、除烦热、防暑气等作用,可治发烧、中暑、口渴、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等症状并且有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是夏季解暑的佳品。食用哈密瓜对人体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贫血的食疗之品。如果常感到身心疲倦、心神焦躁不安或是口臭,食用哈密瓜都能有所改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哈密瓜等甜瓜类的蒂含苦毒素,具有催吐的作用,能刺激胃壁的黏膜引起呕吐,适量的内服可急救食物中毒,而不会被胃肠吸收,是一种很好的催吐剂。哈密瓜香甜可口,果肉细腻,而且果肉愈靠近种子处,甜度越高,愈靠近果皮越硬,因此皮最好削厚一点,吃起来更美味。
中医认为,甜瓜类的果品性质偏寒,还具有疗饥、利便、益气、清肺热止咳的功效,适宜于肾病、胃病、咳嗽痰喘、贫血和便秘患者。
哈密瓜不仅是夏天消暑的水果,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人被晒出斑来。夏日紫外线能透过表皮袭击真皮层,令皮肤中的骨胶原和弹性蛋白受到重创,这样长期下去皮肤就会出现松弛、皱纹、微血管浮现等问题。同时导致黑色素沉积和新的黑色素形成,使皮肤变黑、缺乏光泽,造成难以消除的太阳斑。而哈密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而这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增强细胞抗防晒的能力,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另外,每天吃半个哈密瓜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能确保机体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哈密瓜是哈密历史上的名优特产
说哈密瓜是哈密历史上的名优特产,史据是十分丰富的,现在我们仅从这些丰富的史据中撷取以下数例:
(一)、清康熙年间,策妄阿拉布坦侵犯新疆,清军征剿,滨州张寅随军进疆,后著《西征纪略》,他在第七页写道:“十六日谒国王(哈密回王)……遂献乳茶,茶罢,面前各设锻褥一(餐布),上设葡萄、哈密瓜各一盘……”。
(二)、清乾隆年间,兵部主事常均充军机章京,从征准噶尔,著《敦煌随笔》,他在“瓜州”目内写道:“汉书地理志注云:敦煌,古瓜州;地生美瓜,故名。……地有间隙,居民亦种哈密瓜……其瓤青、黄、白三色,俱鲜美。然安沙诸处以及肃州金塔寺亦有之,终不及哈密之尤良”。
(三)、清嘉庆年间,任职国史馆的祁韵士(字鹤皋
,山西寿阳人),曾游历新疆18年,著《西陲竹枝词》,其中题为“哈密”的七言诗内容为:“玉门碛远度伊州(唐伊州地),无数瓜畴望里收。天作雪山隔南北(天山俗称雪山,新疆南北两路,以此山分界),西陲锁钥镇咽喉。”
(四)、民国年间学者刘文海,在其著作《西行见闻录》中写道:“……哈密瓜甲天下;……余曾环游世界两次,又是足迹几遍全中国,所尝之瓜未有美于此者。”
(五)、《新疆小正》中写道:“凡瓜甜而美者,皆哈密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