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与博平古八景

[复制链接]

4

主题

14

听众

1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33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9-6-29
注册时间
2012-9-7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付学山   发表于 2013-1-28 10:54: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孔子周游列国,公元前492年,应赵简子之召,孔子自卫将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鸣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移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二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杀之。丘闻之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凰凰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者也。鸟兽之于不义,尚知避之,而况乎丘哉!” 于是回辕归东,返于鲁国的陬里,作琴曲《陬操》以哀之。旧在博平与高唐间有“鸣犊河”,即为纪念此事而命名,河渡口改名曰“鸣犊口”,并立石刻“孔子回辕处”记其事,后人在此外修有圣迹庙,庙中有孔子乘车的塑像。后因黄河改道,圣迹不存。庙也年久衰毁,刻有“孔子回辕处”的石碑现存博平镇三教堂村。“犊河圣迹”遂为博平古八景之一。    孔子回辕处:一处在茌平县博平镇北11里三教堂村,此处有一块清代石碑,正面有五个二十公分见方的大字“孔子回辕处”,楷书阴文,上款刻有“大清乾隆十三戊辰夏季吉日重立”,下款没有立碑者署名,可能年久损坏无法辨认。石碑的尺寸170×67×19厘米。另一外在高唐县南镇村,此处为古灵城县城旧址,公元前500年左右,流经灵城县城东南的黄河,其北岸有一条支流,由灵城县城城东向北过高唐县城东,再向北入平原,过德州,进入河北入屯氏河。据史志记载,公元前492年,应赵简子之召,孔子自卫将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鸣犊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移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二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杀之。丘闻之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凰凰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者也。鸟兽之于不义,尚知避之,而况乎丘哉!” 于是回辕归东,返于卫国的陬里,作琴曲《陬操》以哀之。自此始,冲出的黄水支流名曰“鸣犊河”,在孔子欲过河的鸣犊度口,刻“孔子回辕处”,立石记其事,并在此处、现南镇村南端修有圣迹庙,庙中有孔子乘车的塑像。后因黄河改道,水断河涸,鸣犊河不存。圣迹庙年久衰毁,刻有“孔子回辕处”的石碑也不知去向。现仅存博平镇的石碑。  
        《陬操》
行曷为兮天下, 老吾身而不归。
人固舍吾而弗从, 吾安得徇人而从之。
昔所闻其是兮, 今也见之则非。
嗟若人之弗类, 尚何足以与为。
彼天下之皆然, 嗟予去此而从谁。
信亦命已矣夫, 固行兮而曷

    茌平县有一庙叫三教堂,庙前有一石碑,上刻“孔子回辕处”(春秋时博陵城外在漯水与黄河的三角地区,是齐国的西界名城),为孔子周游列国到此,即闻晋国的大夫赵简子杀了窦鸣犊、舜华,气愤不平回辕东去到鲁国陬乡。《增韵》说,一呼一吸为一息,又大声叹曰太息。孔子作“陬操”也正是在失望之时,长叹声中一琴曲的方式记述其感想和哀思的。(见续编曲阜县志)后人以琴操的曲名“息陬”作为村名。息陬孔子作春秋处以西现存“还辕桥”。

161

主题

39

听众

317

积分

论坛版主

Rank: 18Rank: 18

乡约币
178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7-5-9
注册时间
2012-9-7

社区居民

沙发
胡小宇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28 13:36:19 |只看该作者
了解家乡,爱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0:55 , Processed in 0.20943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