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氏宗亲】刘姓族源

[复制链接]
水中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水中花   发表于 2010-10-18 12:3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姓族源大概可分为四支,而陶唐氏则是今天我们能追溯的刘氏最远的族源之一。
根据许多史料和刘氏族谱记载,中国的刘氏绝大部分来自唐尧帝之后,这是刘氏之主流。
唐尧帝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姓伊祁(因生于伊祁山而得名),名放勋,居于山西平阳(今临汾县)。他是黄帝的五世裔孙,即黄帝—玄嚣—乔极—帝喾—尧。因尧帝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清政廉洁,积德施仁,被称为典范之仁君。晚年不将帝位让于其子而让位虞舜,将自己的儿子丹朱源明(有称监明、建明)封在刘地(河北唐县),开贤明君王“禅让”之始。后来,被封刘地的尧的子孙,便以地为姓,得姓刘。
自尧下传到十八世有刘累。刘累的出生时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便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像当时的文字“留”和“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古人那时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婴儿取名叫刘累。
刘累所出生之刘地是原古时期一支崇拜斧钺、善于使用斧钺的部族。斧钺是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莫过于那些巨大的猛兽。当时人们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尤以龙是最神秘莫测的,是人类最难征服的动物。直到春秋时期,人们仍认为“虫莫知于龙”。可以说,龙是动物界的代表,是动物之神。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就崇拜龙了。龙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为上帝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领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龙的专门本领。作为远古时期最优秀的狩猎部族,刘地的刘氏自然很希望能成为征服龙的部族。刘累诞生时手掌中有“留累”二字,刘氏族的人便认为这正是神的暗示,即刘姓将要成为征服龙的氏族。原本的"劉"像征着一柄巨斧,喻含着征服和杀的意思;而"累"字本义是一种绳索,引申为拘系、捆绑的意思。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手执“刘”,一手执“绳”,要去征服、驯服龙的意思。这就是神的旨意,这就是“‘留’字卯在田上,‘累’字系在田下”的谜底。
当时,在中原大地上确实有一支擅长驯服龙的部族,叫做豢龙氏。这个部族属于当时的祝融集团,主要活动在鬷川(今山东定陶)一带。这个氏族自从帝舜时期就以擅长驯服、饲养龙而闻名于世,并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权和夏王朝的器重。
刘累因生下来便有手纹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为刘氏本族的首领。担负着神圣使命的刘累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豢龙氏族那里去学习驯服、驯养龙的本领。不知是有神的力量还是刘累自己聪明过人,刘累很快就学有所成,成为当时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气的驯龙能手。这时,正值夏朝第十三代君主孔甲在位。据说,孔甲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在位时不关心治国爱民,却沉醉、迷信于鬼神方术。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约公元前1877年),从黄河和汉水中各得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准备用这4条龙来给自己驾车,便派人去找豢龙氏人来驯养,但没有找到。这时,刘累毛遂自荐,主动奏请驯养四龙。孔甲对刘累的举动大加欣赏,准其请奏。最初,刘累把龙饲养得很好,孔甲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颁布命令,正式任命刘累为王室驯龙官,赐刘累"御龙氏"的姓氏,并把颛顼之孙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赐给刘累作为他的封邑。至此,刘累的家族就由“刘氏”演变成尊贵的“御龙氏”,族人始由刘邑(今河唐县)南迁到豕韦。
刘累的驯龙技术似乎没有学到家。过了4年,即孔甲七年时,刘累负责驯养的4条神龙中,突然死了一条雌龙。刘累害怕事情被发现,暗中将龙肉剁成肉酱,做成一道菜,当做野味,派人送给夏王孔甲。不料这龙肉的味道非常鲜美,孔甲不知实情,吃后大加赞赏,并派使者先后数次向刘累索求“野味”。刘累一不做,二不休,把剩下的3条龙相继杀了。孔甲一吃不可收拾,不断派人向刘累求要。可是,龙是罕见之物,哪能随便就能抓到。刘累自知闯下大祸,事情败露会族灭家亡,于是带着他的一部分族人偷偷逃离夏朝都城,迁到鲁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一带隐居起来。刘累的族人,从此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刘累迁到鲁县;一部分则继续留在祁姓刘氏族的旧地刘邑一带。(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记载于《左传》、《史记》、《新唐书》和大量刘氏族谱中)。
刘累迁到鲁山隐居以后,躲过了灭族之灾,原来的刘氏族(即御龙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后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居住下来,以原来的旧氏族刘氏相称,尊尧帝为本氏族的血缘圣祖。
在以后的年代里,刘氏一姓又经历了很多变故。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氏、司空氏和隋氏。
祁氏为尧之本姓。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高帝记》中记载:“春秋晋史蔡墨说:陶唐氏既衰,其后有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时为范氏。范氏为晋国上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指留在秦国的人)为刘氏。”
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汉目录学家、史学家刘向说:“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都于丰。”对汉高祖刘邦的世宗是这样说的:“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做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之父也,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
按其世系,刘氏自尧帝下传到高祖刘邦已达七十五世,汉高祖刘邦的祖父迁往沛郡丰邑的。汉家刘氏出自唐尧之后。从此汉皇后裔遍及天下。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2:03 , Processed in 0.35457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