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桥镇——特色产业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0

听众

440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97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20
注册时间
2010-10-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榴莲花   发表于 2010-10-21 14:20: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农业
大桥镇辖31个行政村,2.1万人口,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土地肥沃,有金堤、巴公河、中心河、郭口干渠穿过,排灌方便,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水资源丰富、洁净,富含多种矿物质。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做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按照“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总体思路,以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为突破口,林、牧、副、渔全面发展。2003年,大桥镇重新确定了“紧围绕拱棚西瓜和黄金梨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丰产林和畜禽养殖业,重点培植涉农龙头企业,突出扶持大村大户”的工作思路,发展黄金梨6000余亩,拱棚西瓜1400余亩,硬池藕500余亩,养殖小区26个,养禽小区11个,大牲畜存栏量达到1300头,猪存栏1500头,羊存栏3000只,家禽存栏5万只,速生丰产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畜牧、林业、瓜果蔬菜四大产业为主导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2007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种植结构,新发展庭院经济3个村,更新速生丰产林2000余亩,新发展林药间作示范方400亩。
全镇大小沟渠东西交错,南北贯通,桥涵闸配套齐全,铺柏油路100余公里,修桥10余座,打机井30余眼,清挖河渠100余次,有效地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大桥镇2003年被评为“聊城市农业结构调整明星乡镇”,2005年底被评为“全市畜牧工作明星乡镇”。

二、工业
2008年是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被市委、市政府选定为30个经济强乡镇之一,我们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积极面对宏观经济环境不断趋紧,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影响日益增强的客观形势,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结合镇情创新发展思路,全镇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全镇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的观念,下大气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民营经济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利益导向机制,制订更加优惠、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突出抓好资源型项目和区位型项目的招商工作,创建全民招商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好在建、续建项目建设,培植对外招商的经济基础和优势项目载体。今年全镇新建续建项目12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7个:总投资6000万元的东昌玻璃一期1万吨药用玻璃拉管项目和投资1200万元的东昌新型建材10万吨磷石膏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生力源20万件阿胶食品项目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建成厂房及其他设施面积8500平方米;总投资1100万元的日加工200吨小麦的面粉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现正试生产;东昌玻璃二期1万吨药用玻璃拉管项目和滕州客商投资2000万元新上的山东光宇化工泡花碱项目正在筹建中;液体水泥助磨剂、金城燃油助力三轮车、弘信纺织的扩建续建项目也均已投产达效。另外,投资4000万元的高档葡萄酒瓶项目及投资过千万元的汽车配件项目也即将落地。三是着力培植壮大玻璃制品、建材、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扶持现有的民营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做大做强。到年末,全镇新增民营企业1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57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发展,生产力水平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镇党委、政府及时因势利导,围绕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由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由盲目务工变为选择务工,由权益无保障变为权益有保障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网络,站室建设,配套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把全镇的劳务输出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并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全镇在外务工人员达到3500人,占总人口的17%
围绕第六运输队、第十六运输队和第十八运输队等多支运输队,重点建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成以建材工业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物流集散地。依托东昌集团、山东基建黄河大桥管理处、黄河河务局等企事业消费人群,重点推进蓝天商务酒店提档升级,吸引天天购物广场连锁店等商业项目建设,论证推进滑口、郭口老泰临路沿线临街商铺改造等工程,以打造小城镇商业中心为目标,突出休闲商业、人文商业、黄河旅游商业等地方特色。

三、服务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发展,生产力水平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镇党委、政府及时因势利导,围绕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由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由盲目务工变为选择务工,由权益无保障变为权益有保障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网络,站室建设,配套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把全镇的劳务输出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并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全镇在外务工人员达到3500人,占总人口的17%
围绕第六运输队、第十六运输队和第十八运输队等多支运输队,重点建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成以建材工业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物流集散地。依托东昌集团、山东基建黄河大桥管理处、黄河河务局等企事业消费人群,重点推进蓝天商务酒店提档升级,吸引天天购物广场连锁店等商业项目建设,论证推进滑口、郭口老泰临路沿线临街商铺改造等工程,以打造小城镇商业中心为目标,突出休闲商业、人文商业、黄河旅游商业等地方特色。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02:41 , Processed in 0.34970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