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小平:向死而生

[复制链接]

1919

主题

64

听众

3327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7703 枚
乡约宝
63 枚
最后登录
2024-6-1
注册时间
2013-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黄金罗盘   发表于 2017-3-1 07:47: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

我从哪里来,即人之“生”;到哪里去,即人之“死”。

一切宗教、一切哲学,皆由此而出。

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生是人之起点,死为人之终点。

“哲学,就是选择如何去死的学问。”只有具备死亡意识的人,才能获得人生的智慧。通常,一个人拥有了九死一生的死亡体验(消极死亡如自杀,或意外死亡如灾祸)后,再度重生,必获新生。正如中国有句古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二

死,并不是很遥远的事。

死亡的危险,随时在我们的身边。也许你只是出去买份报纸,可能会被车子意外撞死;或者碰上杀人不眨眼的作奸犯科之辈,就成为一个遇害统计数字。

常人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放纵一种自欺的感觉,仿佛相信只要不去想死亡这回事,就能避免死亡。这种自欺欺人,不会帮助你更好地享受“生”,也不会让你更好地拥抱“死”。

因此,常人的习惯是贪生怕死,智者的特质是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首先必须敏锐地觉知死亡,同时又超然于死亡。让死亡伴随在你的身旁,以神秘的方式提供忠告,教导你如何选择,如何奋斗。此时的“生”,就是为自己生命的每一个选择负责,接受一切的可能,永远准备应对最大的挑战,哪怕是死亡的挑战。

   三

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

向死而生,警醒我们为人生负责,对生命珍重;没有怨尤,没有成败;只有行动,以及对行动的觉知。这是对人生与命运的敬畏,是生命的大觉醒与大自由!

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以死亡为师、为友,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每一天惯性现实的昏沉与不耐,正如弗洛姆在《人类新希望》中所说:

“我们不是变得更强就是更弱,不是更聪明就是更愚蠢,不是更勇敢就是更懦弱。每一秒钟都是做决定的时刻……每一个爱的行为,认真的行为和同情的行为,都是一种复活。每一个懒惰,贪婪和自私的行为,都是死亡。每一刻生存的时间都将复活与死亡置于我们面前,要我们选择,而我们每一刻都给了答案。这个答案并不在于我们说的和想的是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表现,如何行动。”

向死而生的人,生命只属于奋斗,每一次的奋斗都是他在世上的最后一战!每一次的战斗中,专心致志,全心投入,致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生”之意义!

   四

生死,是生命的本质属性。

无生亦无死,无死亦无生。

这对孪生姐妹,伴随人的一生。

不懂得死,就不懂得如何生,唯有向死而生。

死神,眯着眼睛在黑暗处深深地看着你,直到有一天,他会轻轻触碰你。

当你对生活不耐烦的时候,向死神寻求告诫吧!死神或许对你挥挥手,你只要感觉他在那儿守望你,就可以抛下许多烦恼琐事,让身心清明畅快。

当你觉得一切不顺,人生面临灭顶之灾时,转身问问死神,事实是否如此。你的死神会告诉你,你错了。除了他的触碰之外,一切都无关紧要。他会嘲笑你:“我还没有碰你呢!”

你的死神一直陪着你,突然在人生的一刹那,你会猛然醒悟:原来你不需要任何事物,在这场壮美的生命旅途中,你已拥有所需要的一切。

成为一个人,唯一所需要的条件就是活着。生命就其本身而言是自足的,无需解释,无需证明,完满无缺。

张开双臂,掬一捧阳光,你的心怀比天空更清澈、更广阔……


王小平,独立学者、探索型作家、思想者。20岁初出版了《本领恐慌》、《大成奥秘》、《第二次宣言》、《出发》、《奇迹》等100多万字的作品。30岁初登上世界思想家大会舞台,与诺贝尔奖得主同台演讲、辩论。近年来追根溯源,立意寻求一条文化传承的新路。邮箱wangxiaoping@vip.sina.com

王小平原创空间

本号分享王小平的原创文章——

新视角,多维度,审古今,观未来

王小平为你读书”原创音频——引领一种新阅读模式:

听文心,养心魂,采精气,长精神



长按二维码,立即关注!            

  赞赏
  人赞赏

来源: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2 04:04 , Processed in 0.233784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