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ootdate 【乡约时光】{今日芒种}

[复制链接]

2239

主题

29

听众

4063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2334 枚
乡约宝
12 枚
最后登录
2019-10-14
注册时间
2010-5-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黄金罗盘_2   发表于 2017-6-5 07:5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日子一晃,下周一,就到了一年里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种一词最早出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的解释是,“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是收获带“芒”的植物的季节,指稻麦。水稻过此时则不可种。不光农田,芒种,让我们都为自己的梦想和憧憬忙栽忙种,静待季节时令里的成长与收获。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芒种,是一个远去的农忙时节。芒种天,夏渐深,暑意浓,青梅黄,杨梅红,听取蛙声一片。芒种过后,就要入梅了,天天落雨,黏腻濡湿,闷潮难耐。

有人爱芒种这个节气吗?陆游。

他爱看“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壮阔,欢喜“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安适,也不管“衰发短不栉”,独独“爱此一雨凉”。

他写过许多和芒种有关的诗篇:《时雨》《春夏之交衰病相仍过芒种始健戏作》《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光看题目,就知道在芒种多雨的日子里,陆游过得随意而悠闲。虽然衰老多病,仍愿不辜负琐碎时日里的诗意。



古人的诗情雅致,是今人想像不到的。他们特意将梅雨收集起来,烹茶待客。清人徐士铉在《吴中竹枝词》写道:“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竟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梅子雨绵延千年,每年芒种之后,依旧如约而至。梅雨时节的种种不便,固然让人心烦气躁,但那也没什么可计较的。张爱玲就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不妨借用这个句式聊以自慰:长的是暖阳,短的是雨天。




一候螳螂生:螳螂在去年深秋时产子于林间,此时感受到悄然而生的阴气,破壳而出。
       二候鵙始鸣:鵙即伯劳,“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以声命名。枝头上的伯劳声声是别春之离愁,暗示酷暑已至。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即百舌鸟,能够学习其它鸟叫,反舌感阳而发,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啖荔枝:“五月荔枝天”,又到了荔枝尝新的季节,杨万里曾为尝荔枝赋诗:“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署凉。”荔枝的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荔枝虽好但性温,容易上火的人不可多食。

品岩茶:“争时”是这个节气最大的特点,收种家忙,火大湿气重,此时可以选择岩茶,清热解毒,祛湿消肿。品岩茶,每斟不能超过一两,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因此,岩茶的冲泡,以小茶杯为宜。在浅饮的过程中,才可感受到岩茶香气馥郁、浓醇清活、生津回甘的美妙感觉。

祭花神:芒种节,在农历五月间,在古时又被称为“女儿节”。祭饯花神,曾是芒种时节最风雅的举动。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就描写过,芒种节这一天,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按照古老的风俗,祭奠花神,上上下下,几乎全是女孩们嬉戏玩闹的娇语俏音。热闹喧嚣背后,唯独一人清冷孤寂,她就是林黛玉。黛玉看着满眼“花谢花飞飞满天”,以花自况,低吟哽咽出一首令人心碎的《葬花吟》。这是她对凄苦身世的感慨,又是骨子里不甘屈服受辱的孤傲。


煮青梅:芒种是一番怎样的味道?青梅煮甘酿,夕阳照画舫。曹操煮酒论英雄,煮的就是青梅酒。芒种煮青梅的习俗,早在夏代就有了。每到芒种天,将娇翠欲滴的青梅泡在白酒里,再加入冰糖,一个月后,就能尝到青梅甘酿了。不喜欢青梅的味道,芒种过后,不妨期待另一种梅——杨梅。“梅出稽山世少双,情如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光是读杨万里的这首诗,便觉得字字珠玑,犹如杨梅颗粒饱满,一点点按摩着你的舌苔味蕾。


国家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国家不仅是生理的,而且是心理的。所以,国家不仅需要发展、进步与繁荣,还需要自信、自豪与自尊。  ——雅志方略《国家全息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6:49 , Processed in 0.25326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