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 中华老字号-孙焕文-北京元长厚茶叶创始人

[复制链接]

1310

主题

0

听众

1310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750 枚
乡约宝
0 枚
兴趣爱好
企业家的故事。
最后登录
2013-5-28
注册时间
2013-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殊随   发表于 2013-4-8 12:4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元复始,源远流长、庄底雄厚”今年9月15日已是90“高寿”的老字号茶庄元长厚正是引喻这三句话衍生而来的。自1912年建店,伴着茶香元长厚越来越醇厚有韵。90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元长厚的品牌,创造了元长厚的特色,续写了元长厚的文化。 元,乃第一之意,元长厚创史第一人孙焕文是河北人


7.jpg




经营理念:

      “正是几家老字号,撑起了京城的茶行。”坐在一间略显陈旧的狭窄的办公室里,北京元长厚茶叶公司副总经理杨小明说起话来豪情十足。

        杨小明此言确实不假。在北京西城一带,提起元长厚无人不知。即使是在北京茶行迅猛发展的今天,元长厚、吴裕泰、张一元三家“中国老字号”,不论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还是市场份额来说,都始终堪称京城茶行翘楚。

     “一元复始,源远流长、庄底雄厚”正是元长厚这家创建于1912年的“百年老店”的文化底蕴。

       元长厚之“元”,乃第一之意,元长厚创始人孙焕文是河北人,旧时北京城开茶庄的均系南方人,以安徽人为代表,吴字号买卖居多,北方人开茶庄孙焕文当属第一人。

      “长”,乃长之源远。元长厚1912年创始于河北察哈尔特别区,原名永陆元茶庄。1930年迁址北平,坐落在宣武门内大街,前店后厂,以品味正、外形好、清新甘醇、香气鲜浓的小叶茶为茶庄特色,深受京城饮茶人的喜爱,生意兴旺,很快名声大振。到1953年元长厚已成为北京私营茶商15家大户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将宣内大街的吴鼎和、吴恒瑞、吴新长三家茶庄合并到元长厚。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元长厚带来了第二春,当时茶庄经理刘开道亲自登门求助中国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为元长厚题匾,萧老十分爱茶,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元长厚茶庄”五个大字,使老字号又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光彩。1993年国内贸易部命名元长厚茶庄为“中华老字号”,同年成立元长厚茶叶加工厂,开创元长厚品牌,加工生产了元长厚牌礼品茶、包装茶,实现了元长厚又一次创新。1998年元长厚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厚”,待人厚道。老买卖人常讲,忠厚待人,童叟无欺,元长厚几十年长久不衰,其中秘密便是对顾客真诚、厚道,诚信于民,诚实无欺,这是元长厚传统经营的特色。

       谈及此处,从事茶行20余年的杨小明感触颇深:“严把质量关、服务关,就是老字号的立身之本。”而如今,大凡经商必谈质量、服务,这个特色难免过于平淡吧?杨小明摇头道:“对于老字号而言,质量、服务有着另外的含义。我们百年老店,靠的就是品牌,我们有着多年来建立起的商圈、固定的回头客,我们的销售收入,很大程度上都依靠这些老顾客。”开口闭口都爱谈“老字号”的杨小明也颇爱引用茶行专业的术语:古语言茶乃“宜心草”,你说好,它就好。他解释说:“真正爱喝茶,是种嗜好,也是种习惯。而习惯一经养成,就很难改掉。喝惯了元长厚的茶,别家的茶他根本就喝不下去。”他说,有的老顾客搬家到了通州,但是,每周都要进城一次,专门来老元长厚买茶。“您说,如果我们的茶质量不好,服务不好,能对得起这帮老顾客吗?”

       近年来,大小茶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于京城,老字号面临空前的竞争。因为老北京人普遍爱喝花茶,京城的几家老字号原先也以销售花茶为主,而随着绿茶、铁观音、普洱等茶在北京的流行,单纯依靠花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老字号如何应对?杨小明坦言,面对剧烈变化的市场,元长厚也在寻求变化,“茶行的规矩是‘生在商中不言商’,我们元长厚从来不打价格战,卖茶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从来不打折扣。”杨小明说:“由于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有着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因此,我们更多地考虑文化上的变化。”他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末,绿茶正在京城盛极一时,元长厚首创的“南茶北炒”就曾经轰动京城。“由于新摘的绿茶放置一天就会发酵,为此,我们将杭州龙井茶原产地清晨新采的茶空运到北京,中午之前,就让专门聘请的杭州技师在店门前进行现场炒茶演示。”讲起故事来,杨小明格外兴奋:“咱北京的老百姓哪见过这个啊!炒茶都是用手直接来炒,炒龙井茶就有18个炒茶的手势。当时,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北京各大媒体也都赶来报道……”

       采访结束,记者又以消费者的身份到元长厚茶庄挑选茶叶,虽然这个茶庄有些陈旧,偌大的销售厅里只有两位服务员,但是,她们的服务却格外热情细心。不但详细介绍茶的特色,还为记者纠正了冲泡各种茶的方法。随便挑选了30元50克(一两)的花茶和30元50克(一两)的安溪铁观音,回家把从另外一家近几年势头正旺的茶庄买回来的,同样价格的花茶和铁观音进行比对:两份花茶的PK没有悬念,近百年来以花茶著称的元长厚,无论从茶的品相、香味、冲泡次数等来比,赢得没有任何悬念;而那家发迹于台湾、扎根于福建的南方茶庄的铁观音,根本无法和元长厚的茶相比——同为30元50克的铁观音,仅从品相上看就有很大的差异。回想起杨小明曾经介绍过,元长厚定期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家的茶与自己同档次的茶进行内部审评,经过这样的对比,保证了元长厚在每个批次的产品上都绝对不会输给对手。用杨小明的话说:“消费者的嘴,才是最好的试金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22 09:24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