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 中华老字号-马春-沈阳百年马烧麦创始人

[复制链接]

1310

主题

0

听众

1310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750 枚
乡约宝
0 枚
兴趣爱好
企业家的故事。
最后登录
2013-5-28
注册时间
2013-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殊随   发表于 2013-4-10 12:1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烧麦馆位于沈阳中街商业区小北门里,是沈阳历史上成立最早的回民餐馆,它历经二百多年的演变发展,成为驰名中外的特级回民饭店。马家烧麦,是沈阳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16.jpg





       马家烧麦的独到之处:用开水烫面,柔软筋道,用大米粉做补面,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做馅,鲜嫩醇香。制馅要求严格,须将牛肉剔净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煨,加调料拌匀不搅,呈稀疏状的伤水馅,拢包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马家烧麦制作史可追溯到190多年以前。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回民马春便每天推车到沈阳城内各热闹场所边包边卖烧麦,因其选料精良、配方独特,顾客很多,已小有名气。道光八年(1828),其子马广元继承父业,在沈阳市小西城门拦马墙处开店,挂上了“马家烧麦馆”的招牌,名气日振。马家烧麦的特点是用手工把面擀成荷叶片,边薄中厚;以蹬筋去皮的鲜肉作馅,肉、油、水不混杂;以大米粉作布面,面皮柔韧;吃时馅香有汁,味道鲜美,不沾牙。

       1961年马家烧麦馆迁到城内小北门里,进一步改进制作工艺,形成其独特风味,名扬东北三省。但到60年代中期,因原材料不足,又忽视传统制作方法,烧麦质量下降,名气受挫。

       1978年以来,市政府大力支持其发展,把烧麦馆面积扩建3倍,拨平价牛肉、原料等使之恢复传统投料标准,选派马春第五代人马继亭任技术指导,改机械压面为传统手工擀面,烧麦质量胜过从前,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造型美观,备受顾客好评。许多伊斯兰教国家访沈客人,大多前去品尝。现马家烧麦已被市政府命名为沈阳市名牌风味食品。马家烧麦是沈阳市著名的清真风味小吃,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享誉沈阳地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05:49 , Processed in 0.425674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