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采煤业“入冬”

[复制链接]
查看956 | 回复0 | 2013-4-13 16: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煤炭局领导下井检查安全
  住矿督察员接受培训

  晚报讯 (记者 袁一军)价格持续下滑,安全压力巨大,资源渐近枯竭。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困境中的淄博采煤业感受到的不是明媚的阳光,而是一派寒冬之气。然而同样是在做煤的文章,煤炭经营行业却做得风生水起、春风得意。冰火两重天,淄博采煤业,该向何处去?
>>>步履维艰,煤矿企业陷困境
  “淄博煤矿的冬天到了!”在日前由市煤炭局召集的煤炭行业座谈会上,一些煤矿老板如此惊呼。
  煤老板们的言论并无夸张。
  舜天矿业是我市一家股份制采煤企业,年核定生产能力42万吨。2011年,该公司销售收入4.2亿元,上缴利税近3千万元。但到了2012年,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出现亏损。进入2013年,亏损仍在持续。
  “2000年之前,煤炭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之后开始复苏,但从2011年10月起,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煤炭十年的红利期过去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分析,其中原因,一是现在国家煤炭政策是扶大弃小,内蒙古、新疆等省陆续上马大的煤矿,煤炭产能快速放大,煤炭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二是目前经济持续低迷,煤炭需求不旺,对老煤矿小煤矿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舜天矿业在2012年压减了产量,但仍然出现亏损。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靠着企业原来的积累以及少量银行贷款,即便在目前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没有降低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安全投入也未受影响。但他表示,如果持续长期亏损,比如持续二三年,企业就难以支撑了。
  他认为,在煤炭紧缺时期,淄博本地煤矿支持了当地企业的发展,目前采煤企业遇到困难,当地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应反过来支持采煤企业,帮企业渡过难关。当然这需要政府出面协调。
  市煤炭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认为,除了外来煤炭冲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市采煤业还有其自身特殊的因素:一是经过上百年的开采,淄博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现场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多数煤矿受水害、瓦斯、顶板等自然灾害威胁。采场也向深部、边角和薄煤层、极薄煤层转移,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全省3处高瓦斯矿井中淄博市有2处,瓦斯异常区矿井有5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多达7处。
  其次,根据省政府有关政策,到2015年底,淄博将有部分矿井陆续关闭。受煤炭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一些年产30万吨以下、不具备兼并重组条件、面临关闭的小煤矿,有可能出现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等短期行为,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淄博的煤矿步履维艰。
>>>同是煤文章,挖煤、卖煤两重天
  面对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的局面,早在多年前,我市一些煤矿企业就开始走出淄博,到外市、外省办矿。据介绍,目前我市煤矿企业现异地办矿11处(不包括经营企业和已关闭矿井的异地办矿),从业人员近1万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66万吨,占有可采储量2亿吨。
  “外出办矿风险很大,搞不好就被人坑了,以前曾出现过这种情况。”一名业内人士说。此外,由于是“外来户”,外地办煤矿还会面对更多的困难:企业缴税名目繁多;稍有问题,就要停产整顿;别的矿出事,也跟着一起停产,停了产,但通风排水却不能停,这也加大了生产成本。
  还有安全压力。到外地办矿,通常是只把管理人员拉过去,职工是当地的,这就造成了管理层和生产人员出现脱节,由此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管理人员常年在外地工作,也易出现人心不稳的问题。很多人宁愿少挣点钱,也愿意离家近。还有资金的问题。
  据介绍,淄博煤矿企业外地办矿,既有成功者,也不乏失败的案列。
  也有煤矿企业一手挖煤,一手搞其他非煤产业,或者在煤矿关闭后彻底转型,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淄博宇峰实业公司生产的压电石英晶体居全国第二;孟东矿业在矿井准备关闭时就投资开发潭溪山旅游,实现了华丽转身。“但做的很成功的并不多。”该业内人士说。
  在上述两条道路之外,煤炭经营越来越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卖煤和挖煤,同样是做煤的文章,结果是却天壤之别。淄博日升燃料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矿产品贸易、仓储及配送经营业务的企业,业务范围包括煤炭、多种矿石及成品油等多个种类。据介绍,该公司从事煤炭经营的仅有十几人,2012年营销煤炭200多万吨,在市内交税就达4800万元。虽然目前煤炭价格低迷,但该公司靠资金实力和稳定的客户,及薄利多销的策略,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据介绍,2012年全市煤炭行业完成销售收入近470亿元。其中煤矿企业为10.77亿元,煤矿非煤产业为14.01亿元,两者共缴纳利税2亿多元。煤炭经营企业为440多亿元,缴税25.61亿元。两相比较,可谓天壤之别!
  “挖煤的不如卖煤的。”在淄博煤炭行业,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提前谋布局,做大煤炭大物流
  我市现有矿井22处,年核定生产能力400多万吨。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安全压力加大,造成实际开采量往往要小的多。2012年,由于煤矿多次停产,且停产时间长,实际生产原煤仅252万吨。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我市有着巨大的耗煤量。据统计,全市全年需煤量约4800万吨,其中有4000多万吨的煤炭需要经营企业从省外、国外调入,煤炭能源供应保障任务艰巨,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市煤炭局局长董以琦认为,我市虽然还有一定可采储量,但采煤的不利条件越来越突出,煤质差,价格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安全压力大,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也难以保障。因此,煤矿光靠采煤过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要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采煤是小的财路,煤炭经营才是大财路,对企业来说,大的财路,也就是发展之路,走出困境之路。
  对于煤炭经营,董以琦想的很远,也很大。在他看来,中国工业发达地区位于东南沿海,而煤炭资源多产于西北和东北地区,“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是长期的格局。同时由于铁路跨局运输的限制,作为主要煤炭消费地区东部和南部省份,不得不使用进口煤炭以满足能源的需求,这种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增长。淄博应立足鲁中、背靠晋陕蒙、面向全市、全省及东南沿海省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在这一思路引导下,市煤炭局计划重点支持五个煤炭物流园区的建设。在南部沂源,依托中南铁路大通道,与沂源县政府共同调研,规划建设大型的鲁村煤炭物流园,覆盖沂蒙山区煤炭供应。在桓台,全力服务省、市重点项目鲁中煤炭储备物流园建设,二期工程实施建成现货储备能力50万吨、年营销配送1000万吨的煤炭交易市场。在中部沣水,支持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中公司与淄博旭元电力燃料公司联合建设淄博煤炭销售公司,初期年运销量可达500万吨,销售收入可达35亿元。在东部临淄,支持市重点物流企业淄博敬业燃料公司与济南铁路局合作项目,建成后实现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大型电煤储备物流公司,在北部,山东日升燃料公司立足高青,副射滨州、东营。
  与此同时,还将扶持煤炭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全市百强煤炭经营企业,如淄博阿达尼贸易有限公司、淄矿集团物资供应公司等,立足鲁中,背靠晋陕蒙,面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整合煤炭采购运输、洗选加工、煤炭交易优势和区位地理优势,发挥淄博煤炭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的作用,做大做强淄博煤炭物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