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 家具-易小迪-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及总裁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0

听众

185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39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6-1
注册时间
2013-5-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纾随   发表于 2013-5-29 16:38: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获奖情况:

荣获建设报“2003年度中国房地产推动力人物”奖;

荣获北青报“2003北京十大创新人物专家奖”;

荣获亚洲房地产学会、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经济观察报社“2004居住改变中国十年影响力人物”;

荣获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经济合作委员会“中国地产十五年”最具影响力人物;




13.gif





个人简介:


       地产业界久负盛名的“万通六君子”之一,后又以成功打造“阳光100”品牌而著称,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小迪,是圈内公认颇有深度的房地产思想者。 易小迪在“万通六君子”中个性鲜明,内敛、温文儒雅。他学佛,推崇佛学,信奉简单和真实。“能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很简单后会发现其实并不简单。”易小迪坚信“企业的命运决定于价值观的高度”。他说,只有让企业实现战略聚焦,把事情做简单,让管理变透明,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道,而任何商业模式的胜利最终都是价值观的胜利。10多年前,易小迪在南宁的商海中尝试着从事农业、房地产、制药、百货、文化传播甚至航空货运业务。但是数年的惨淡经营让易小迪悟出,经营企业最大的问题不是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而是适合干什么。1998年,他决定做适合自己的房地产。

       他所开发的项目都奉行“思想先行”,在品牌连锁开发、全国均衡布局、都市大盘开发等方面,也都对业界有着突出的贡献。其中,阳光100国际公寓是北京CBD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岳麓山的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浑河之畔的沈阳阳光100 国际新城均获得了“亚洲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创新奖”,阳光100国际港也成为重庆的新地标。阳光100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蓝筹地产企业”,“中国大型房地产企业TOP10”称号,并蝉联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称号。

忠于信仰,忠诚人生

      “而当你的路呈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忠于你的信仰,积小事而成大事。”“只有我们自己是公司倒闭最大的受害者,别人才有可能会原谅你。如果挺过了,成功了,我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易小迪1964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家庭,1982年成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86年起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研究生。在上大学期间,出于兴趣,易小迪开始研究佛学,选修了宗教课程。与宗教结缘为他日后的创业与品牌经营埋下了伏笔,他从根本上认为,品牌同样是一个信仰,要绝对的相信和尊重,没有信仰则做不好。1988年底,易小迪研究生毕业后结识了冯仑,被冯仑独特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毅然决定投身商业。

       最初,易小迪借钱开办了一家小型印刷厂,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佛教成为他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撑,使他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论痛苦和失败都努力看淡。印刷厂开办了一年,也就是1991年,易小迪与冯仑再次相遇,出于对冯仑的信任,易小迪再作决定,与冯仑、潘石屹等6人共同创建了万通集团。

       易小迪日后总结道,“你要走哪条路,你以为自己有很多的选择,其实你只有一个选择。在每一个特定时期,在决定你道路的时候,表面上看是你在选择,其实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你的选择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如果外部条件都不支持,你只能过你的独木桥。而当你的路呈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忠于你的信仰,积小事而成大事。”

       1992年,易小迪在南宁成功开发了南宁万通空中花园、新万通购物广场、新万通宾馆等,树立一方诸侯。

       1995年6月,六兄弟坐在一起,冯仑、王功权、刘军和各自的律师为一方,潘石屹、王启富、易小迪和各自的律师为另一方。4年前的1991年,他们以江湖的方式相聚,如今,则以商人的方式“离婚”。后三者将股份卖给了冯仑,自己另立门户。
万通的经历对易小迪有着很大的影响,5年的熏陶,虽然创业很辛苦,经济效益也不太好,但“最大的快乐和成功,就是从经商里找到了人生的定位和乐趣”。他很感激这个舞台,同时也意识到:学以致用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作为一个商人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做任何事责任都是第一位的。在万通完成了个人嬗变,易小迪并不认为完全是商业改变了他,“社会的确能改变一个人,但你自己要主动地适应这种改变。其实不单是商业,从事别的行业也是一样,如果你能感悟了,同样能改变自己。”

       万通分家之后,1994~1995年是易小迪最为困难的时期,所经手的百货公司倒闭了,并且涉及到了大量的债务问题。这笔钱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不了了之,然而,当时处境困难的他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诚信问题。钱必须要还。回头看去,易小迪说,如果当时逃避责任,今天,向银行争取贷款的时候,追溯到这段历史,就不会有后来的授信。他强调,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只有我们自己是公司倒闭最大的受害者,别人才有可能会原谅你。如果挺过了,成功了,我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8:28 , Processed in 0.314633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