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文化馆
›
汉字
›
汉字的故事
›
“儿猫”的故事——“儿”字趣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二画]
“儿猫”的故事——“儿”字趣释
[复制链接]
1694
|
0
|
2013-1-8 22: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儿”的繁体字是“儿”。小篆的“”虽有差异,但仍保持着“儿”的原貌。甲骨文的“儿”是“”或“”,看上去像一个面朝左站着的大头娃娃,头顶上还开有一个小口子,这小口子就是小儿的标志。在大头的下面,向左伸展的一笔是小儿的手臂,右边弯曲的一笔是小儿的身子和腿。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许慎《说文解字•儿部》:“儿,孺子也。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就是小孩的脑颅门骨头还没有长在一起。由此“儿”的本义应定为“幼儿”。如《汉书•张汤传》:“汤为儿守舍。”颜师古注:“称为儿者,言其幼小也。”
“幼儿”既有男性,又有女性,因此“儿”引申为“儿女”。也就是说“儿”既指男性,又指女性。如《木兰诗》:“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因为“儿”常常指男儿,所以引申为“雄性的马”或“其他动物”之义,《明史•兵志》:“凡牡曰儿,牝曰骒,儿一骒四为马群。”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今人则以牡为儿马,牝为骒马。”
唐人郑綮《开元传信录》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儿”的用法的故事。一个妇女为一只猫和邻居家发生争吵。那妇女说道:“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则不是儿猫。”妇女的这一段话用了四个“儿”字,其中第一和第三句中的“儿”字是形容词,是“雄性”的意思。第二、第四句中的“儿”字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代词,是“我的”的意思。这段话译作现代汉语是:如果是雄性猫,就是我的猫;如果不是雄性猫,就不是我的猫。邻居误以为“儿”就是“幼小”的意思,便回答道:“我家的猫也是小猫。”说着抱起猫就走。站在一旁的一个读书人对妇女的话进行了解释,邻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看,果真是一只雄性猫。于是将猫还给了那位妇女。
故事
相关帖子
•
另一种珍爱
•
莱芜新闻网2013新春联谊会成功举行!
•
感恩,从生活的每一刻起
•
青岛血友病患者:一次触碰血流不止 常致残截肢
•
感悟人生的日出日落
•
与往事,干杯!
•
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
•
山东:九旬老翁张宗源走进书画博览会观展心情爽(图片故事)
•
青时光
•
Rootdate 【乡约时光】{故乡的小路}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费振龙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