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画] “儿猫”的故事——“儿”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1

听众

18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45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5-12-29
注册时间
2012-9-2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费振龙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8 22:42: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儿”的繁体字是“儿”。小篆的“”虽有差异,但仍保持着“儿”的原貌。甲骨文的“儿”是“”或“”,看上去像一个面朝左站着的大头娃娃,头顶上还开有一个小口子,这小口子就是小儿的标志。在大头的下面,向左伸展的一笔是小儿的手臂,右边弯曲的一笔是小儿的身子和腿。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许慎《说文解字•儿部》:“儿,孺子也。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就是小孩的脑颅门骨头还没有长在一起。由此“儿”的本义应定为“幼儿”。如《汉书•张汤传》:“汤为儿守舍。”颜师古注:“称为儿者,言其幼小也。”

  “幼儿”既有男性,又有女性,因此“儿”引申为“儿女”。也就是说“儿”既指男性,又指女性。如《木兰诗》:“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因为“儿”常常指男儿,所以引申为“雄性的马”或“其他动物”之义,《明史•兵志》:“凡牡曰儿,牝曰骒,儿一骒四为马群。”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今人则以牡为儿马,牝为骒马。”

  唐人郑綮《开元传信录》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儿”的用法的故事。一个妇女为一只猫和邻居家发生争吵。那妇女说道:“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则不是儿猫。”妇女的这一段话用了四个“儿”字,其中第一和第三句中的“儿”字是形容词,是“雄性”的意思。第二、第四句中的“儿”字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代词,是“我的”的意思。这段话译作现代汉语是:如果是雄性猫,就是我的猫;如果不是雄性猫,就不是我的猫。邻居误以为“儿”就是“幼小”的意思,便回答道:“我家的猫也是小猫。”说着抱起猫就走。站在一旁的一个读书人对妇女的话进行了解释,邻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看,果真是一只雄性猫。于是将猫还给了那位妇女。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09:23 , Processed in 0.219172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