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马继忠,字山人,笔名鲁丘,1941年生于山东肥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西安文史馆馆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密体画工作室导师。
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之后便一头扎进秦岭太白山十三载,与山民一起摸爬滚打,铸就了山民一样的淳朴情怀。爬高山,走激流,熟谙大自然之生机;师造化,读典籍,深悟中国文化之精髓。上下求索数十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当代密体山水画格。如今,这一密体画格影响了一批年轻画家,接踵前行,并活跃在当代画坛。
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三山会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画展。多幅作品为国内外政府,艺术院校收藏。其中的代表作有和刘文西、亢龙先生合作的《幸福渠》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刊物刊登;《太白春暖》对开印刷,并由新华书店全国发行10万份。《秋恋》入选了中国首届山水画展并被国务院收藏;《秦岭苍翠》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出版有传记《魂系太白》及《名家精品-马继忠》、《马继忠白描山水》、《马继忠山水画选》、《马继忠·白云生处有人家卷》、《中国近现代名家—马继忠卷》“大红袍”专辑等多部画集,并被文化部人才中心评为中国山水画十大名家。
艺术年表
1941 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县红山村。父亲马传鑫为基督教会牧师,母亲李翠琴系教会教员。
1944 父亡,寡母携姐哥并怀着妹妹在泰山脚下的基督教孤儿院度日。
1945 母亲因养活不了姊妹五人,以40大洋将其卖与济南董家,改名董广起。
1948 董氏父亲去世,后母改嫁于邵常新,于是其一生有了三个父亲。
1949 在济南街头流浪,用石子在地上画画时与四处寻找的大哥马继英邂逅,于是回到马家,恢复了原名马继忠。
1951-1954 全家由山东肥城红山村迁至陕西西安居住。临习柳公权,并得到当时的西安书法名家岳松侪先生的指点。绘画作品经常受到美术老师表扬,因办黑板报常常回家很晚。毕业于西安铁路第二子弟学校,期间受到八路军出身的姐夫张建英言传身教,为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打下了基础。
1954-1957 毕业于西安三十五中。任学生会学习干事。
1957-1958 考入西安第四中学,同年退学报考西安美专附中。
1958-1962 考入西安美术专科学校(现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品学兼优,各门成绩均五分,只有体育四分。任团支部书记。